萬人大會持續進行中 | 葫蘆島篇

  • 2025-08-22 11:22:23
  • 來源:
  • 61

東亞種業 “萬人大會” 系列活動以 “技術賦能、雙向共贏” 為核心,已吸引多地種植戶、農業從業者參與。近日,來自葫蘆島的280余位種地大戶組成參觀團,專程赴東亞種業總部開展參觀學習活動。他們帶著當地種植的實際需求與困惑,通過深度走進現代研發中心、實地考察清水臺展示田,不僅直觀感受了企業的科研實力,更收獲了針對性的種植解決方案,為后續的合作發展注入了扎實的新動能。

抵達總部當日,葫蘆島的種地大戶們首站直奔東亞種業現代研發中心。推開研發中心的大門,智能化的實驗設備、整齊排列的育種材料與墻上懸掛的科研成果圖譜立刻吸引了眾人目光 —— 這里作為企業科技創新的核心陣地,常年匯聚著育種專家,配備了基因測序儀、智能培養箱等國際先進設備,每年有數十個玉米新品種從這里進入試驗階段。

大戶們先走進研發中心展廳,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通過老照片、實物展品與數據展板,詳細梳理了東亞種業從起步到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的發展歷程:從早期專注于常規品種培育,到如今在生物育種領域實現突破,累計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3 項,推廣面積覆蓋全國 20 多個省份。展廳角落的 “榮譽墻” 上,“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種業信用骨干企業” 等牌匾整齊排列,讓在場的大戶們不時發出贊嘆。

1.jpg

隨后的專題培訓環節,負責人結合實際情況,針對葫蘆島地區 “春旱多風、夏季多雨易澇” 的氣候特點,以及沙壤土為主的土壤條件,針對性分析了適宜當地推廣的品種特性 —— 比如推薦的東單1331品種,不僅具有較強的抗旱性,根系扎得深,能應對春旱;莖稈韌性好,在夏季多雨時也不易倒伏。同時還細致講解了配套的種植技術,像播種時的深淺控制、施肥的氮磷鉀配比,甚至連后期病蟲害防治的關鍵節點都一一說明。在場的種地大戶們聽得格外認真,綏中縣的李大姐更是把自家地里常遇到的 “玉米后期脫肥” 問題提了出來,專家當場結合品種特性給出 “分期追肥 + 葉面噴肥結合” 的解決方案,現場交流氛圍熱烈又務實。

2.jpg

結束研發中心的學習后,眾人前往清水臺展示田。展示田內,東單1331、東單2109等主力玉米品種長勢良好。展示田按 “品種特性分區” 規劃,不同熟期、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種分區成帶,田邊設有標識牌,標注著品種名稱、播種時間及特性簡介,形成直觀的品種對比展示帶。在技術人員引導下,葫蘆島種地大戶們進入玉米田,近距離查看品種表現。期間,種地大戶們就各品種的產量潛力、在不同土壤肥力下的表現及栽培管理要點等進行了詳細詢問,技術人員對此逐一耐心解答。部分人員還對玉米果穗、株型進行了拍照,計劃用于后續與自家種植品種的對比。通過此次實地觀察,原本僅存在于資料中的品種特性得到了具象呈現,種地大戶們對東亞種業品種的穩定性與優勢有了更為真切的認識,也為后續適宜品種的選擇積累了扎實的第一手資料。

3.jpg

此次參觀學習是東亞種業 “萬人大會” 賦能客戶的重要舉措之一。返程時,葫蘆島的種地大戶們還在熱烈討論著當天的見聞,李大姐笑著說:“來之前就聽說東亞種業品種好,今天一看研發實力這么強,地里的表現也實打實,以后選品種心里更有底了,肯定多跟東亞種業合作!”未來,東亞種業將持續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 “萬人大會” 系列活動,邀請更多地區的種植戶走進總部、走進田間,用更務實的交流、更精準的服務,與各地種植戶共同推動優良品種在田間落地生根,讓好種子真正變成豐收的 “金鑰匙”,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貢獻更大力量。